澳门新濠影汇7158(中国)App Store

政务公开 政务信息 讲话文论
  • 讲话文论
  • 文字:
    保护视力色:
    再接再厉 攻坚克难 奋力夺取全年粮食生产“满堂红”
  • 阅读:
  • 时间:2022-07-27 15:58
  • 来源:澳门新濠影汇7158
  • 作者:党组书记、局长 李斌
  • 今年以来,宁波市坚持把抓粮食生产作为“三农”工作的首要任务,通过部署发动、政策驱动、效益带动、技术推动,形成了全市上下、党政干群齐心协力抓粮食生产的好局面,保持了粮食扩面增产的好势头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:一是小麦创历史。全市小麦面积28.3万亩,同比增8.7%,平均亩产306公斤、总产8.65万吨,同比分别增12%和14%,面积、产量均创历史新高。二是早稻大扩面。全市下达早稻生产任务30.5万亩,实际完成31.2万亩(超过省下达任务9.6万亩),比去年增加13万亩,同比增长71.4%,创近十年来新高。其中,新增单改双面积5.5万亩、稻经轮作面积1.9万亩、非粮化整治面积3.8万亩、三熟制面积1.8万亩。三是晚稻早部署。今年我市计划晚稻面积94万亩(其中,单季晚稻69万亩、连作晚稻25万亩,超过省下达任务3.7万亩),已全部落实到户、到田。目前已完成单季晚稻插种13.5万亩,完成率19.6%。

    下一步,宁波围绕实现全年粮食生产“满堂红”的目标,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发力:

    一是压实责任,一茬接着一茬干。继续发扬攻坚克难精神,在春粮大丰收、早稻大扩面的基础上,再接再厉抓好秋粮生产。层层压实工作责任,落实落细局领导包片联系制度,紧锣密鼓开展实地调研指导,一镇一镇、一村一村、一户一户、一田一田压实面积任务,敲定晚稻生产任务。积极引导“双季稻”农民多种连作晚稻,加强晚稻种子余缺调剂和农资保障,严防耕地抛荒;指导农民充分利用低丘缓坡地带,多种大豆、玉米、番薯等旱粮作物,确保秋粮面积稳中有增。

    二是推广良法,一仗接着一仗打。按照良种与良法配套、农机与农艺结合、示范与推广同步的要求,大力推广叠盘暗出苗、两壮两高、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先进适用技术,持续开展粮食绿色高产示范创建,建设水稻超高产攻关方5个、水稻(小麦)高产高效示范方33个、旱粮示范基地4个,全面推广亩产超800公斤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,整体推动我市水稻单产水平再上新台阶。充分发挥“三农四方”科技创新联盟和粮油产业技术团队作用,为我市粮食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。

    三是用好良策,一锤接着一锤敲。贯彻落实中央种粮一次性补贴政策,确保种粮补贴及时发放到位。积极协调市发改等部门提前做好小麦、早稻订单收购准备工作,确保应收尽收。指导各地分品种做好补贴兑现工作,及早兑现政策红利,帮助农户与加工收购企业等市场主体对接,畅通销售渠道,实现丰收又增收。

    四是建好良田,一块接着一块抓。结合“三区三线”划定工作,积极探索农业“标准地”改革,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,健全粮食生产用地保障机制,为全市粮食生产留足空间余量。加快推进粮功区“非粮化”整治优化工作,制定出台利用“非粮化”整治后耕地建设优质高效粮食基地的实施方案和补助政策,今年重点打造3个万亩粮食生产基地、10个优质高效粮食示范基地、50个以上千亩粮食生产示范方,实现“非粮化”向“全粮化”转变。

    五是育好良种,一项接着一项攻。推进种业强市建设,实施一批种业提升项目,建设现代种业研创示范园,聚焦“卡脖子”关键技术,开展精准育种技术攻关,打造种业研发创新先行地、种业龙头企业集聚地、种业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地。今年市财政安排5000万元用于扶持种业发展,重点打造3个种业科创平台、10个种质资源库、30个自主培育新品种。(本文为澳门新濠影汇7158党组书记、局长李斌在全省助农纾困推进会上的发言摘要)

    XML 地图